外馆斜街

时间:2023-12-08 03:28:19编辑:小杰

老北京有句谚语,“出门奔斜街,不走正路”,今天,小编就想跟大家唠唠这些“斜街”们!

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而兴建的。元大都是事先设计规划好后才施工兴建的,因此城里的街巷胡同的排列是有规律的,纵横交错,给人留下棋盘的印象。

为了饮用和水运交通的方便,在兴建大都城时几乎全保留下来。天长日久,当这些河流湖泊干涸后,就演变成街巷了。河流多是弯曲的,因此形成的街巷自然是斜的了。

烟袋斜街是北京最老的斜街,原名"鼓楼斜街",清末改称"烟袋斜街"。因为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,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,烟叶装在烟袋中。那时候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,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。

这条街上的烟袋铺,大都是高台阶,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。黑色的烟袋杆儿,金色的烟袋锅儿,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。

西斜街西起丰富胡同,东到西单北大街;东斜街西起西单北大街,东到大酱坊胡同东口。元代时,这里是金水河河道。后来,河道改为暗沟,遂形成弯曲的斜街。北京的斜街,大多是古河道,以其河道走向而形成的斜街。

所谓“外馆”,是针对“内馆”而言的,不管内馆还是外馆,都是接待蒙古王公的场所。根据夏仁虎《旧京琐记》的记载,接待蒙古人的宾馆,在东交民巷的叫做内馆,在安定门外西北方向、黄寺东侧的叫做外馆;外馆隶属于清廷理藩院。

据《清会典》载,蒙古王公和西藏黄教领袖按照“年班制度”,轮班进京朝贡,谒见皇上,被分别安排在外馆和黄寺居住,他们的随员及商人也在此与内地商人贸易,使得这个区域当时十分繁华。

由于从黄寺、外馆进入内城最便捷的交通就是从东南方向的安定门进入,因此很容易走出一条西北、东南走向的斜街。

杨梅竹斜街的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倾斜,故得名。街长 496 米,东起煤市街,西到延寿街。清朝乾隆十五年《京城全图》中,标注为“杨媒斜街”。据说这是因为清朝前期这条斜街居住着一位善于说媒的杨媒婆。清朝光绪年间,谐音并雅化为“杨梅竹斜街”。

从京城通往“三山五园”的旅游交通线,一是继续使用经元、明两朝修建起的“御河”,二是建设了西直门通往万寿山的“御路”:东起西直门外北下关的高梁桥(西北向走)→北下关娘娘庙→广通寺→大柳树→黄庄→海淀南小街→西大街→北出海淀镇→折至万寿山;

西段万寿山与玉泉山也有御路相通,出玉泉山宫门又可去香山。因为“三山五园”都在西北方向,所以经过高梁桥的道路就是西北、东南走向的斜街。

据《北京交通史》,清朝出京的皇家御道共有三条:

一是出朝阳门的东道,经通州、三河到河北遵化,是皇帝到清东陵谒陵的御道;

二是出广宁门的西道,经良乡、房山、涿州到达易州,是皇帝到清西陵谒陵的御道;

第三条则是出东直门的北道,经顺义、怀柔、密云,出古北口,到达热河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,是皇帝避暑和围猎的御道。

由于热河(承德)、古北口在京城的东北方向,所以按照抄近道的原则,东直门外的斜街正是这条御道,自然也是西南、东北走向了。

在北京的胡同中,铁树斜街的历史要从金中期算起,已有近 900 年的前史。铁树斜街,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里与铁树有关。其实铁树斜街根本就没种过铁树,本来这条街在明朝时只称斜街,从未种过什么铁树。

棕树斜街原来叫王广福斜街,再往前,叫王寡妇斜街。清朝时这里妓院较多,有店家为吸引客人就想办法弄来穷人家的女儿。

此时有一个姓王的中年妇女死了丈夫,人们叫她王寡妇,她在这条街上开设的妓院很有名气,所以人们一说到这个地方时就说:“到王寡妇街。”叫的久了,就得有了“王寡妇斜街”这个街名。

明朝时候,樱桃斜街这里有羊毡作坊,所以在《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》中记有“杨毡胡同”。“杨”可能是“羊”的谐音,也可能是这个羊毡作坊的掌柜姓杨。

清朝乾隆年间已改称“樱桃斜街”,沿用至今。相传是因为该街中曾有樱桃树,又因为街道走向偏斜,故得名,不过该说法有待考证。

崇文门外的东花市斜街,是一条出内城到外城的广渠门之间的捷径,如果从崇文门出发要到外城的外面,走斜街无疑可以缩短距离。

宣武门外的枣林斜街,清朝宣武门外的崇效寺存有一幅《青松红杏图》为镇寺之宝;寺北植有大片的枣林,一到暮春时节,枣花如雪,因而崇效寺又称枣花寺,后来又培植了众多牡丹花,这些都使崇效寺声名鹊起,文人雅士纷至沓来。

由于从宣武门到崇效寺必然经过这一大片“老君地”,为找捷径人们便踩踏出一条斜的土路。后来人们在土路两侧筑屋而居,形成斜街。到50年代新修白广路,从牛街到枣林前街的这一段改称枣林斜街。

樱桃斜街因樱桃而得名,那么东起地安门外大街,南至地安门西大街的白米斜街,原来是卖白米的?还是与米有关呢?其实这条古老的胡同,据《燕都丛考》记述,此胡同早年有一座“白米寺”,当以此得名。还有一种说法因此街长百余米,俗称“百米斜街”。

位于宣武区西北部。东起宣武门外大街,西至下斜街。因是河流故道,不直而得名。明朝上斜街曾称西斜街。清代分上下斜街。上斜街又分上斜胡同,路面较宽,西高东低。早年为河流故道。

天桥市场斜街位于天桥市场西北部,西北至东南走向,西北起自永安路,东南至北纬路,是唯一一条呈现出很规则的弧形的斜街。

天桥市场斜街正是先农坛外坛的墙根,由于先农坛和天坛一样,呈现出“北圆南方”的整体格局,其外坛的北墙为一条弧线,等到外坛的坛墙拆除后,就形成了这样一条独一无二的街巷。

位于前门大街以东、珠市口东大街以北,以此街北有冰窖而得名,来往运冰车皆由此过,街呈东北、西南走向。

元代郭守敬引白浮泉水西流,沿西山东麓折而向南,汇人瓮山泊,经高梁河从和义门(西直门)北流入大都,蓄于积水潭;再引水南流,东下通州,建成通惠河;之后,积水潭就成为了港口码头。其周边也成了商业区。

为使码头至鼓楼前有一通道,就在积水潭北、健德门内至鼓楼之间修筑的斜街(大约今鼓楼西大街),从东南斜向西北,以直线方式进行连接,提高了通行效率。

北京的这些斜街,你都去走过没有?

上一篇:二月春风似剪刀前一句

下一篇:梦见挖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