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辄得咎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dòngzhédéjiù。辄:就;咎:怪罪,处分。意思是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分。作谓语、定语;指做事往往获罪。出自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"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"
成语出处【典故】:
唐朝时期,韩愈学识渊博,被任命监察御史,因反对宦官利用"宫市"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一事被贬,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,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,他作《进学解》感慨自己:"跋前踬后,动辄得咎。"
上一篇:薏仁粉的功效与作用
下一篇:榜样是什么
相关文章
马上花
06月22日
黑米粥煮多久才熟
指数级增长
一公里有多少步
老当益壮
独立创新
最新文章
集省
静以修身的以
马蒂
紫菜酱
花茶有哪些
热门文章
梦到很多小蛇
衣服染色怎么办
十二生肖之首
pta是什么材料
空调制热慢
vivo和oppo是一家吗